首页 科普文章正文

中药榕须的功效与作用「榕树根须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科普 2022年09月26日 07:36 39 echengdu

很多朋友对于中药榕须的功效与作用和榕树根须的药用功效与作用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榕须,中药名。为桑科植物榕树Ficus microcarpa L.的气生根。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散风热,祛风湿,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流感,百日咳,麻疹不透,扁桃体炎,结膜炎,风湿骨痛,痧气腹痛,久痢,胃痛,白带,湿疹,阴痒,跌打损伤。

入药部位

气生根。

性味

味苦、性平。

归经

归肺、脾、肾经。

功效

散风热,祛风湿,活血止痛。

主治

用于流感,百日咳,麻疹不透,扁桃体炎,结膜炎,风湿骨痛,痧气腹痛,久痢,胃痛,白带,湿疹,阴痒,跌打损伤。

相关配伍

1、治关节风湿痛以及脚筋紧张,屈伸不利:榕树倒抛根合童便煎洗患处。(《泉州本草》)

2、治关节风湿痛:榕树气根60-120g。酒水煎服。或用气根煎汤洗患处。(《福建中草药》)

3、治跌打损伤:榕树气根60g,或加樟树二重皮9-15g。水煎冲酒服。(《福建中草药》)

4、治血淋:榕树倒抛根鲜者45g(干者24g)。合冰糖炖服,每日1次,续服四、五次。(《泉州本草》)

5、治小便不通:榕树吊须一把,沙糖、米酒各适量。水煎服。(《岭南草药志》)

6、治疝气,子宫脱垂:榕树干气根30g,瘦猪肉适量。水炖服。(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7、止牙痛:榕根须,摘断,入竹管内,将盐塞满,以泥封固。,火煅锻存性为末,擦牙,摇动者亦坚。竹管不用。(《纲目拾遗》固齿羲复方)

8、治牙痛,、能消肿止痛杀虫:榕须,、皂角。煎水含之,冷则吐,吐则再含。(《岭南采药录》)

9、治喉蛾:榕树须180g。黑醋一汤碗,煎好,候温含漱。(《岭南草药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碎酒炒敷或煎水洗。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割下气生根,扎成小把,鲜用或晒干。

炮制

酒寄生:把原药拣净切一寸节,放入锅内微炒,取出喷黄酒拌匀,晒干备用。

形态特征

榕树:又名榕、小叶榕、倒生树、赤榕、倒生木、不死树、细叶榕、避暑树、正榕、绳树、龙树、万年青。常绿大乔木,高15-25m,胸径50-70cm。全株有乳汁。老枝上有气生根(榕须),下垂,深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7-12mm;托叶披针形,长约8mm;叶片革质而稍带肉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5一8cm,宽3-4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光亮,下面浅绿色,全缘或浅波状;基出脉3条,侧脉纤细,3-10对。隐头花序(榕果)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着生于已落枝叶腋,扁球形,直径5-10mm,成熟时黄色或微红色,基部苞片阔卵形,宿存,无总花梗;雄花、瘿花和雌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花间有少数刚毛,雄花散生内壁,花被片3,近匙形,雄蕊1,花药与花丝等长;瘿花无梗或具短梗,花被片3,广匙形,花柱侧生,短;雌花无梗或具短梗,花被片与瘿花相似,但较小,花柱侧生,短于子房,柱头棒形。瘦果小,卵形。花、果期4-11月。花、果期4-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800m林缘或旷野,野生或植为行道树。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

干燥气生根呈木质细条状,长1m左右,基部较粗,直径4-8mm,末端渐细,多分枝,有时簇生6-7条支根。表面红褐色,外皮多纵裂,有时剥落,皮孔灰白色,呈圆点状或椭圆状。质韧,皮部不易折断,断面木部棕色。气微,味苦、涩。

以条细、红褐色者为佳。

药理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相关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浸酒饮,治伤散瘀;验真假麻风,作茶饮。”

2、《药性考》:“固齿。”

3、《岭南草药志》:“发汗散湿。”

4、《广西中药志》:“祛风湿,活血,止痛,清热,解毒,利尿。治风湿骨痛,夹色伤寒,小便淋沥。”

5、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发汗透疹。治流感,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疟疾,百日咳,麻疹不透。”

中药榕须的功效与作用「榕树根须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美食

榕须祛风清热,活血解毒。治流感,百日咳,麻疹不透,扁桃体炎,眼结膜炎,痧气腹痛,风湿骨痛,鼻衄,血淋,跌打损伤。

1、功效

榕树寄生具有清热,解表,化湿,发汗,透疹之功效。

2、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

(2)抑菌作用。

3、主治

常用于流行性感冒,疟疾,支气管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百日咳,感冒高热,扁桃体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4、相关配伍

(1)与大叶桉叶搭配可治流行性感冒。

(2)与陈皮搭配可治慢性气管炎。

(3)与黑醋搭配可治扁桃体炎。

扩展资料:

榕树各部位的药用作用

1、气根(榕须):苦、涩,平。祛风清热,活血解毒。用于感冒,顿咳,麻疹不透,乳蛾,跌打损伤。

2、叶(榕树叶):淡,凉。清热利湿,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痢疾,泄泻。

3、树皮(榕树皮):用于泄泻,疥癣,痔疮。果实(榕树果):用于臁疮。

4、树胶汁(榕树胶汁):用于目翳,目赤,瘰疬,牛皮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榕树(中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榕树

榕树须没有毒,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气根。全年可采。割下气根,扎成小把,晒干,是常用的中药药材。

干燥气根呈木质细条状,长1米左右,基部较粗,径4—8毫米,末端渐细,往往分枝,有时簇生6—7条支根。表面红褐色,外皮多纵裂,有时剥落,皮孔灰白色,呈圆点状或椭圆状。质脆,皮部不易折断,断面木部棕色。以条细、红褐色者为佳。

扩展资料:

榕树须的生长环境及药材性状:

生于海拔400-800m林缘或旷野,野生或植为行道树。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干燥气生根呈木质细条状,长1m左右,基部较粗,直径4-8mm,末端渐细,多分枝,有时簇生6-7条支根。表面红褐色,外皮多纵裂,有时剥落,皮孔灰白色,呈圆点状或椭圆状。质韧,皮部不易折断,断面木部棕色。气微,味苦、涩。以条细、红褐色者为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榕须

作用有:

1、榕树须可以治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病,榕树须对此病的治疗效果出色,可以取六十克榕树须加入清水煎制后,取其药汁分三次食用就可以。

2、榕树须可治风湿关节痛。榕树须既可止痛消肿也可活血,对人类的风湿关节痛治疗效果明显,在治疗时可以把一百克榕树须用酒和水煎制,然后服用,另外还可以把榕树须煎制出的药汁,直接清洗疼痛的部位,也能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3、榕树须可治跌打损伤。榕树须与樟树二重皮一起使用时,对人类的跌打损伤治疗效果出色,人们在受伤以后可以把六十克榕树须加入樟树二重皮十五克,用水煎制后直接冲冼受伤部位,就能快速消肿和止痛。

榕须,中药名。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气生根。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具有散风热,祛风湿,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流感,百日咳,麻疹不透,扁桃体炎,结膜炎,风湿骨痛,痧气腹痛,久痢,胃痛,白带,湿疹,阴痒,跌打损伤。

榕树须的作用如下:

1、榕树须可以治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病,榕树须对此病的治疗效果出色,可以取六十克榕树须加入清水煎制后,取其药汁分三次食用就可以。 ?

2、榕树须可治风湿关节痛 ,榕树须既可止痛消肿也可活血,对人类的风湿关节痛治疗效果明显,在治疗时可以把一百克榕树须用酒和水煎制,然后服用,另外还可以把榕树须煎制出的药汁,直接清洗疼痛的部位,也能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

3、榕树须可治跌打损伤,榕树须与樟树二重皮一起使用时,对人类的跌打损伤治疗效果出色,人们在受伤以后可以把六十克榕树须加入樟树二重皮十五克,用水煎制后直接冲冼受伤部位,就能快速消肿和止痛。

4、可作行道树。树皮纤维可制鱼网和人造棉。气根、树皮和叶芽作清热解表药。

5、榕树的气根含有人体的需的多种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等,叶含香豆精。榕树以叶和气生根(榕树须)入药味微苦、涩,性凉,具清热、解表、化湿、发汗、利尿、透疹、驱风止吐之功效。

6、榕树的气根主治感冒高热、扁桃体炎、急性肠炎、痢疾、风湿骨痛、跌打损伤;以气根为凉茶主要原料,可防治流行性感冒。榕树叶主治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推荐阅读:

《word有空白处,下边表格移不上去》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街头遭主人弃养的猫咪在路边狂哭

今日更新: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人无完人下一句是什么贵人通价值)

标签: 榕树 气根

微新频道 备案号:蜀ICP备2021031712号-4 微新频道互联网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