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文章正文

今日更新: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开始的标志和结束的标志)

生活 2022年10月19日 09:05 44 echengdu

今日更新: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开始的标志和结束的标志)


1960年10月,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第11年,也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时期。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抗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均采取一定措施制裁和冷战对方。

而美苏两国更是加大力度生产储备核武器,世界核战争一触即发。

而月亮,这个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因素,竟成为所有让人类“一键重启”的导火索中,可能性占比最高且高达99.9%的因素。

一、月亮是如何险些成为人类“一键重启”的导火索?

二战后,反法西斯主义胜利,以德国为首的纳粹党法西斯主义严重遭挫,英法力量也被严重削弱。

在众多法西斯主义侵略国以及反法西斯主义的西方国家中,只有美国依仗其在战争中所发展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里取得了统治地位。

同时,苏联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在与美国对立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占据一席之地。

1947年由于英国“声称”国内经济困难,同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干涉了别国内政,同时他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冷战初期拒绝贸易往来,并在本国不断发展军事力量,储蓄核弹头,保证一旦开战就会互相毁灭。

这种“报复式”的思想也使这一时期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有可能爆发核战争,最有可能使人类文化尽数灭绝的时期。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在三年内相继出台,对苏联实施了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打击,绝对孤立和冷战苏联,国际局面“一冷再冷”。

这样的局面维持了很久,双方僵持不下。直到50年代,双方在既有缓和又有争夺的情况下,赫鲁晓夫谋求美苏合作,以缓和的姿态处理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1960年,赫鲁晓夫带领苏联团队参加位于纽约的联合国大会。

由于菲律宾代表的不当发言,声称“苏维埃国家集中营”,赫鲁晓夫听后十分愤怒。多次举手示意外长请求发言无果,台上的发言人仍然在继续他的发言。

赫鲁晓夫站起来举手……最终赫鲁晓夫终于被主持人叫上主席台发言。

最终的报道中称赫鲁晓夫为表达愤怒,在联合国大会上脱下鞋子并且用鞋子“敲桌子”。

“敲桌子”事件的真假有待考究,而这却成了西方国家的“笑柄”。

(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然而在赫鲁晓夫”敲桌子”的几天后却发生了一件让美国“笑不起来”的“误会”。

1960年美苏冷战中核竞赛达到最高潮,因双方不同于现在,强调核战争的“互相摧毁理论”。

互相摧毁理论,顾名思义,无论拥有核弹的哪一个国家先动手,人类文明都将走向毁灭。

一旦爆发核战争,毁灭将是人类要共同面临的“灾难”。

而在1960年,洲际导弹并不先进,对于核战争,美苏两个加速储备核弹头的超级大国,更是秉承着你敢打我我就敢打你的“报复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容易爆发核战争的时期,任何一个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成为核战争的导火索。

核弹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核心,是在先进的21世纪都令人闻风丧胆的具有超强杀伤力的“灭绝式”武器。

它用“物理能量”的方式,对人造成的“化学伤害”是持续且带有巨大能量的。

也就是说,一旦爆发了核战争,哪怕核弹爆炸的一瞬间没有命归西天,核弹后续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是重大且难以承受的,甚至是致死的。

而核弹带的危害不止在于瞬间的能量以及影响的持续性,同样核弹带给我们的伤害还是“无可遁形”的。

在核弹爆发的一瞬间,大量的原子能量会穿梭到各个角落,无论是在建筑物内还是暴露于空气之中,不好意思,避无可避。

所以一旦爆发了核战争,或许顷刻间人类文明便走向了灭绝,地球也将重启。

不止如此,核弹还会对气候产生影响,有学者称,核弹或许会导致“核冬天”,意思是当大量核弹爆炸,其产生的灰烬将会附着于大气层表面。

(核武器爆发产生蘑菇云)

并且他们对太阳辐射有较强吸附力,所以会导致照射到地球的太阳辐射大幅减少,使全年温度大幅降低,产生“核冬天”的情况。

除此之外,核弹对植物也会产生严重危害,被烧灼或者直接接触地面的核弹辐射将会导致在几十年内,被接触的地面贫瘠,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日本便是对于核弹威力认知最深最有发言权的国家。

在二战时期,日本作为法西斯国家,侵略了中国,并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

确认日本投降后,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发射了两颗名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弹。

据调查,核武器爆炸瞬间,释放巨大的热能,使周边事物顿时燃起火焰。

很多位于周边的日本平民死于烧伤,现场极其惨烈。

不仅如此,广岛三分之二的建筑也被摧毁。更可怕的是在原子弹爆炸后的5年,约有十万余人死于核爆炸后核辐射对人体产生的病变。

广岛长崎的核弹爆炸在距地面四百米的高空,就能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若是核弹暴露在地面,其影响范围将更加广泛。

甚至有传闻称,被核炸过的土地会在百年内“寸草不生”。

(广岛被核弹轰炸后的现场)

月亮险成核战导火索

想不到的是,在我国自古就被歌颂象征美好团圆的月亮,它竟险些置人类于核战之中,险些使人类“一键重启”。

冷战时期的美苏为了预防随时被敌人毁灭,也为了在敌对方发动核打击时能及时反击,美苏在预设的导弹途径旁建设了多个雷达探测,以保证第一时间监测核弹,应变随时可能转化为热战的冷战危机。

当时的苏联打击美国有两条可能性最大的路径,一条途径陆地,一条途径北冰洋。

于当时的科技来说,陆地上的雷达监测更容易建立,所以陆地雷达就更多更精准且易于防守。

而途径海洋的路径则更依赖于检测范围大的雷达,因为在当时的科技基础上,在海洋上建立雷达检测站是耗时耗力且可能性较小的,于是美军把当时最先进的雷达检测系统BMEWS置于格陵兰岛

(BMEWS)

只不过这台先进的雷达检测系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内存极低,只有32kb。

32kb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对于网速来说,32kb基本接近于卡死的状态,对于内存来说,32kb或许只是一张并不高清的照片。(衡量标准以现实为标准)

而且核战争是一瞬间的事,发射核导弹到核导弹爆炸的前后时差约为10~25分钟左右。

当检测到核导弹时必须迅速立刻甚至马上做决定,否则就面临着被毁灭。

若加上反击时轰炸机的准备时间,那就意味着留给美国决定的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也可以说在检测到苏联导弹的瞬间,美国需要在一瞬间里决定是否反击,而人类或许就在这一瞬间走向灭亡。

在 1960年10月5日,这是风和日丽普通且平凡的一个下午,格陵兰岛的雷达检测操作员正枯燥机械地做着往常的工作。

就在傍晚要换班之际,突然一阵警报声响起,操作员不以为意,正当他以为这只是像往常一样被动物干扰了的时候,他看向了监视器。

这一看吓得他汗毛竖起。他看到监视器上显示数百枚核导弹正笔直地朝北美发射。

更惊悚的是,中央计算机分析认为,导弹袭击的概率为99.9%!

苏联导弹打过来了?

99.9%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可以说是几乎、几乎导弹将笔直地埋葬北美!

不知所措的操作员只得按照事先的设定和演习,按下最高警报,并且立刻拨打了北美防空司令部的电话。

得到消息的司令部也是惊恐万分,一个99.9%可能的、毁天灭地的核战争可能即将爆发!

就此,司令部接通会议厅电话,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和领导人商量出统一的对策。

可是这导弹的信号时强时弱,一会显示有一会显示没有,一会又显示他们合体成了巨型导弹。

是怎么回事

难道苏联发明了更先进的导弹?

哪怕这信号时强时弱,也没有人质疑99.9%的被袭击概率。

司令员也是一时也不敢耽搁,让轰炸机做好反击准备的同时,立刻拨通白宫和北美司令部的电话请求总统的指示反击。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有人大喊“stop!”。

喊话的是一名尚有理智的美国议员,他对司令说:

昨天赫鲁晓夫还在纽约的联合国大楼里敲桌子呢,现在他人还在纽约啊,而且导弹从格陵兰岛飞过来肯定会打击东海岸,打击纽约啊,苏联怎么可能用核弹炸他们自己的老大呢?

(赫鲁晓夫访美)

这番话让司令恢复了清醒。

是啊,昨天联合国大会上赫鲁晓夫还因为菲律宾代表的发言“敲桌子”呢,今天怎么会发射核弹炸自己呢?

于是司令员决定先观望几分钟。

没过几分钟,导弹真的从雷达检测仪里消失了!

大家一头雾水,是什么样的导弹可以合体、分散、还能说停就停?

两周之后,这次不明所以的危机才被工程师破解。

原来是月亮跟大家开了个“毁灭式”的玩笑。

洲际导弹发射后为了不被拦截,一般会先升入大气层,呈抛物线状降落,这个高度超越地表卫星,是普通卫星难以检测到的,所以BMEWS为了更容易检测到导弹,就安装了两个雷达卫星。

一个是“超广角雷达”,负责大范围搜索目标,粗略定位导弹,捕捉到目标后,再让定向雷达精准对准目标,获取其飞行数据。

然而问题就出现在这个超广角雷达上,当时检测到雷达的是一个样机,也就是“临时设备”,性能没得到100%的测试,上边少了一个必要环节叫“无线电消频”。

这个环节正是区分近地面轨道卫星,外太空陨石和洲际导弹用的,一般用2秒的50帧来扫描处理,排除杂物干扰,鉴别出真正的导弹。

然而当时的样机雷达没有这个功能,正赶上当时月球经过挪威的正上方,而雷达的辐射范围覆盖地月轨道。

于是把月球误看做洲际导弹,更巧的是,当时月球对地球移动轨迹刚好和美国之前模拟苏联导弹入侵的轨迹重合,两个巧合导致了99.9%的中央计算机认准概率,就这样,月亮险些成为毁灭人类的导火索。

“误会”后的反思

也正是这样一个“误会”,让我们看到了冷战的黑暗,以及在美苏冷战时期世界的动荡不安以及存在的危险,看到了美苏冷战下的阴谋。

这也更说明了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反观当今俄乌局势,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在先进的21世纪面前,任何一个国家的爆发都将成为人类灭亡的导火索,和平二字只有各国互相尊重理解谦让才能共同维持,共同面对当今社会和气候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才能共同将人类家园建设的更加安定美好。

霸权主义终究会被历史推翻,人民的力量是政治中最强劲有力,最顽强不息的力量。

中国有句古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中国无数个皇帝,不考虑百姓利益,暴政后被百姓推翻后得出的结论。

只有各国领导人尊重各国人民的利益,为百姓的和平安定着想,才能获得人民的尊重,获得人民的支持,获得人民的力量。

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足以说明,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正义的战争哪怕是曲折的,血淋淋的,也终将会被胜利之神选中。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终将会被推翻和击败。

无论是在过去的美苏冷战时期还是当今开放多元化全球化的世界,和平都将成为一切发展的基础,任何破坏和平的阴谋都将浮出水面,为人类所反抗,为历史所谴责。历史的车轮在不断的前进,我们要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参考资料:王正泉 . 赫鲁晓夫敲桌子丑闻的不同版本. 新闻世界. 2008补白:原子弹轰炸广岛长崎纪实. 学习之友.2011张达明. 冷静阻止核大战.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2016王赛. 论战争的危害及核伦理问题. 时代教育. 2013冷战至暗时刻:冷战至暗时刻:美国错把月球识别为导弹,差点引发美苏核战争. 2021

推荐阅读:

今日长江有色金属网今日镍板价格

很邪怎么办(被邪气缠身怎么办)

大米里面有黑色虫子怎么办还能吃吗

标签: 美国 核弹 导弹 赫鲁晓夫 核战争

微新频道 备案号:蜀ICP备2021031712号-4 微新频道互联网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