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物文章正文

乐道安命(乐道安命的意思)

动物 2022年11月05日 06:25 21 echengdu

主命,◆1.传统征戰之前向廟主請命。○《孔叢子?問軍禮》:“無遷廟主,則以幣帛皮圭告於祖禰,謂之主命。”◆2.主掌號令。○《史記?東越列傳》:“當是之時,[項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3.主人的吩咐。○《儒林别史》第二三回:“管家領了主命,还家見了主母,辦理家務事畢。”

正命,◆1.墨家以順應於天道、得其天算而死為得“正命”。○《孟子?盡心上》:“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牵制死者,非正命也。”○[趙岐]注:“盡修之道,以壽終者為得正命也。”○[漢][王充]《論衡?刺孟》:“役夫不王,[顏淵]早夭,[子夏]失明,[伯牛]為癘,四者行不順與?何故不受正命。”◆2.泛指壽終而死。與“横死”相對。○《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回:“像這樣的夫君婦人,雖然死於横死,卻那英風正氣比那死於正命的更自各别。”○[王闓運]《祖考遹齋府君碑清故湘潭縣學附生王君之碑並序》:“年七十,以[道光]十二年仲夏十三日亥時,正命於寢。”◆3.墨家學說之一片。認為人有三種命運,“正命”是“三命”之一,謂天才的好命運,不需积德而求。○[漢][王充]《論衡?命義》:“正命,謂本稟之得意吉也。性然骨善,故不假品行以求福而吉自至。”◆4.天然的稟賦。○[宋][葉適]《忠翊郎武學硕士蔡君墓志铭銘》:“本受地之正命兮,枝葉華實皆老练而蔚彬。”◆5.猶定数。○[明][李東陽]《經筵講章》之四:“﹝[文王]、[武王]﹞以此接受上天的正命。”參見“定数”。◆6.释教語。八正轨之一。謂适合戒条的正當生存。參閱《俱舍論》卷二五。

遠命(远命),◆1.遠方來的吩咐。○[唐][韓愈][孟郊]等《會合聯句》:“忽爾銜遠命,歸歟舞新寵。”◆2.指從遠方傳令。○[唐][劉禹錫]《汴州鄭門新亭記》:“公遂條白其以是然,遠命學古者書之。”

有命,◆1.定数。有,助詞。○《詩?精致?大明》:“天監鄙人,有命既集。”○[晉][陸雲]《大將軍宴會被命作詩》:“有命再集,皇輿凱歸。”◆2.定数所歸之人。传统稱皇帝。○《書?伊訓》:“于其子孫弗率,皇天降災,假手于我有命。”○[孔穎達]疏:“天不许自誅于[桀],故借手于我有命之人,謂[成湯]也。”○《書?咸有一德》:“皇天不保,監于萬方,啟迪有命。”○[孔]傳:“有定数者開道之。”◆3.由命運主导。○《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妾聞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修善尚不蒙福,為邪欲以何望?”◆补义条件■有寿命。指活着,命不该绝。○《宁靖广记》卷台湾二二八起义一引唐戴孚《广异记·李进士》:“須臾,見緋衣人至,爲李陳謝:‘此人尚有命,未合即留住,但令送錢還耳。’”○《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安排陵下散者,可有千人,有命得至漢朝者,總有四百人。”

義命(义命),◆1.正轨;定数。○[宋][曾鞏]《答王深甫論揚雄書》:“又謂[雄]非有求於[莽],特於義命有所未盡。”○[宋][精细]《齊東野語?嘉定寶璽》:“誨之以安義命而知進退,勉之以崇名節而黜浮競。”◆2.泛指天职。○[明][范濂]《雲間據目抄》卷一:“予今老矣,一生曲折多数與[家山]同,獨能以義命自安,而不役役于窮途。”

一命,◆1.[周]時官階從一命到九命,一命為最低的官階。○《左傳?昭公七年》:“三命茲益共。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杜預]注:“三命,上卿也。”○《北史?周紀上》:“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後亦用以泛指卑微的官職。○[南朝][梁][劉孝綽]《上虞鄉亭觀濤津諸學潘安仁河陽縣詩》:“無貲徒有任,一命忝為郎。”○[唐][白居易]《松齋自題》詩:“非賤亦非貴,朝登一命初。”○《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你生於富家,長在名門,難道沒幾個好親眷,何不去借貸,為求官之資,倘得一命,償之有日。”◆2.沟通的命運。○[漢][王充]《論衡?氣壽》:“若夫無所蒙受,虛居困劣,短氣而死……此與始生而死,未產而殤,一命也。”◆3.一人的人命。○[唐][駱賓王]《幽縶書情通簡良知》詩:“一命淪驕餌,三緘慎禍胎。”○[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一摺:“想着俺做一生雄,肯降服苟自容,拚的個觸荒碑一命終。”○[許地山]《凶犯》第一幕:“現有[胡须傳]控诉,告你清朗那天在[萬勝門]外,搶掠[李皇親]家属,殺害朋友家梅香一命。”

小命,◆1.王命之小者。○《周禮?夏官?小臣》:“小臣掌王之小命,詔相王之小法儀。”○[鄭玄]注:“小命,時事所敕問也。小法儀,趨行拱揖之容。”◆2.個性命運。○《莊子?列禦寇》:“達生之情者傀,達於知者肖;達大命者隨,達小命者遭。”○[王先謙]集解:“小命謂人各有命,達之則安於所遭,亦無怨懟。”◆3.猶人命。○《兒女豪杰傳》第三七回:“這一下子可要了他的小命兒了!登時急得他臉皮兒火熱,手尖兒冰涼。”○[巴金]《家》九:“像你這樣在表面胡鬧,看把你這條小命鬧掉!”

相為命(相为命),◆見“相依為命”。

相命,◆1.彼此傳令。○《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役人相命,各殺其長。”○[楊伯峻]注:“彼此傳令。”◆2.謂諸侯盟會時互作誓词以相約束。○《公羊傳?桓公三年》:“夏,[齊侯][衛侯]胥命於[蒲]。胥命者何?相命也。”○[何休]注:“胥,相也。時盟不歃血,但以命相誓。”◆3.和鳴。○[唐][李白]《西閣》詩之一:“有鳥各相命,孤雲自無心。”○[宋][葉適]《徐道暉墓志铭銘》:“夫束字十餘,五色彰施,而律呂相命,豈易工哉!故善為是者,取成於心,寄妍於物,融會一法。”◆补义条件■相约。○唐孟浩然《晚春》诗:“酒伴來相命,開罇共解酲。”

物命,◆1.物類的壽命或人命。○[漢][王充]《論衡?氣壽》:“百歲之壽,蓋人年之正數也,猶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2.有人命的物類。○《法苑珠林》卷二二:“臣聞佛神清潔,不進酒肉,愛重物命,如護一子。一切供養,燒香罢了;所可祭奠,餅果之屬。”○[金][元好問]《蘇彥遠墓銘》:“[彥遠]資稟仁厚,自幼重惜物命,有不忍之愛。”○《續資治通鑒?宋仁宗天聖五年》:“禁中以翡翠為服玩,詔市於[南越]。○[修古]以為重傷物命;且[真宗]嘗禁采狨毛,故事未遠,宜罷之。”

五命,◆1.[周]代官爵分為九等,稱九命。五命為子男。○《周禮?春官?典命》:“子男五命,其國家宮室車旗衣物禮儀皆以五為節。”○《禮記?王制》:“小國之君,不過五命。”◆2.五次吩咐。○《左傳?襄公十三年》:“[楚子]疾,告医生曰:‘不穀不德……若以医生之靈,獲保首領以歿於地,唯是年龄窀穸之事、以是從先君於禰廟者,請為靈若厲。医生擇焉。’莫對。及五命,乃許。”○[楊伯峻]注:“五次吩咐,医生始許之。”◆3.謂传统帝王按五行相勝之理接受定数。○《漢書?王莽傳中》:“帝王授命,必有德祥之符瑞,協成五命,申以福應,然後能立巍巍之功。”○[顏師古]注:“五命,謂五行之次,相承以授命也。”參見“五行”。

無命(无命),◆1.释教語。謂無生無滅。○[晉][道安]《了本存亡經序》:“夫解空無命,則成四諦。”◆2.謂沒有好的命運。○[唐][李白]《狄明府》詩:“大賢之後竟陵遲,浩蕩古今同一體;比看伯叔四十人,有才無命百寮底。”○[唐][李商隱]《籌筆驛》詩:“[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奈何?”

文命,◆1.文德教命。○《書?大禹謨》:“文命敷於四海,祗承于帝。”○[孔]傳:“言其外布文德教命,內則敬承[堯][舜]。”○[明][張居正]《恭述祖德》詩:“武艺既燀赫,文命迺丕釐。”◆2.傳說為[夏禹]之名。○《史記?夏本紀》:“[夏禹]名曰[文命]。”○[司馬貞]索隱:“[太史公]皆以[放勳]、[重華]、[文命]為[堯]、[舜]、[禹]之名,偶然為得。”○[唐][劉知幾]《史通?疑古》:“斯則陟方之死,其殆[文命]之志乎?”○《舊唐書?哀帝紀》:“著[重華]納麓之功,彰[文命]導川之績。”○[魯迅]《故事新編?理水》:“大师終於领会[鯀大人]因為治了九通年的水,什麼效驗也沒有,上頭龍心愤怒,把他充軍到[羽山]去了,接任的犹如即是他的兒子[文命]少爺,奶名叫作[阿禹]。”

為命(为命),◆撰寫政令、盟會的文辭。○《論語?憲問》:“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邢昺]疏:“命,謂政命盟會之辭也。”

田本命,◆田神之华诞。○[元][陸友]《研北雜志》卷下:“世謂一月三日為田本命。○[浙]意大利人謂之夏正三,言夏正之三日,俗以是日秤水,以重為上丰年。”

定数,◆1.上天之意志;由上帝宰的命運。○《書?盤庚上》:“先王有服,恪謹定数。”○《楚辭?天問》:“定数反側,何罰何佑?”[唐][韓愈]《爭臣論》:“彼二聖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誠畏定数而悲人窮也。”○[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六:“且人之生也,貧富貴賤,夭壽賢愚,稟性賦分,各自有定,謂之定数,不行改也。”○《兒女豪杰傳》第一回:“定数早已安置在那裏了,倒不如聽命由天的闖着作去。”徐遲《狂歡之夜》:“比如太陽确定從東頭出,西頭下,農民們都断定悲慘的生存是定数,是天道。”◆2.指天然的規律、法則。○《荀子?天論》:“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定数而用之!”[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誠明》:“是以天之命,物之性,本非志意所與;而能盡其性,則物性盡,定数至,有不知其以是然者而無不通。”◆3.古以君權為神授,統治者自稱授命於天,謂之定数。○《左傳?宣公三年》:“[周]德雖衰,定数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晉][劉琨]《勸進表》:“臣聞昏明迭用,否泰相濟。定数未改,歷數有歸。”○[唐][韓愈]《請遷玄宗廟議》:“[太祖][景天子]始為[唐公],肇基定数。”○《三國演義》第九三回:“久聞公之学名,今幸一會。公既知定数,識時務,何以興無名之兵?”◆4.謂天賦。○《禮記?中和》:“定数之謂性,恣意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鄭玄]注:“定数,謂天所命新人者也,是謂人命。”○[明][王守仁]《<大學>問》:“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丑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定数之性,而天然靈昭不昧者也。”◆5.猶天算。謂人之天然壽命。○[漢][枚乘]《上書諫吳王》:“今欲極定数之上壽,弊無窮之極樂,究萬乘之勢,不出反掌之易。”○《漢書?宣帝紀》:“朕惟耆老之人,髮齒墮落,血氣衰落,亦亡残酷之心,今或罹文法,拘執囹圄,不終定数,朕甚憐之。”○《東觀漢記?郅惲傳》:“[子張]病將終,[惲]往候之。○[子張]視[惲]歔欷不许言。曰:‘吾知子不悲定数長短,而痛二父讎不復也。’”

台命(\臺命),◆對對方囑托的敬稱。○《玉嬌梨》第九回:“老教师台命焉敢有違。”◆补证条件■对对方交代或吩咐的敬称。○《封神小说》第六六回:“洪錦曰:‘今奉敕征討,爾等各宜盡心爲國。姜尚足智多謀,非同小敵,須是謹慎提防,不得冒昧轻率。’二將曰:‘謹領台命。’”○《五色石》卷一:“陶公見黄生不答,便道:‘若不如所言,斷難從命。’黄生只好權應道:‘待小婿禀领会家丈人,一如台命便了。’”

數命(数命),◆命運。○《西游補》第十三回:“老人道:‘我筭天下數命,無有不準。’”[清][蔣士銓]《第二碑?書表》:“此數命形成,都不不妨比較。”

書命(书命),◆1.猶書信。○[漢][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往者伐鼓北征[公孫瓚]。彊寇桀逆,拒圍一年。○[操]因其未破,陰交書命,外助王師,內相掩襲。”◆2.書寫詔書、吩咐。○[唐][劉禹錫]《代郡開國公王氏先廟碑》:“厥後三典書命,再參內廷。”○[宋][王禹偁]《寓直偶題》詩:“兩朝書命媿無才,漫逐詞臣侍玉階。”

手命,◆稱人员書的敬詞。○《文選?吳質<答魏皇太子箋>》:“奉讀手命,追亡慮存,恩哀之隆,形於文墨。”○[呂向]注:“手命,謂皇太子與[質]書也。”

工作,◆I吩咐,支使。○《左傳?昭公十六年》:“會朝之不敬,工作之不聽,取陵於大國,罷民而無功,罪及而弗知,[僑]之恥也。”○《東觀漢記?蕭彪傳》:“父有賓客,輒立屏風後,應受工作。”○《三國演義》第八回:“[貂蟬]曰:‘適間賤妾曾言:“但有工作,萬死不辭。”’”[曹禺]等《膽劍篇》第四幕:“我奉大王工作,和[范医生]辦理此事。”◆2.任務,責任。[瞿秋白]《關於高爾基的書》:“說起來,文明和知識的傳播犹如是‘知識階級’的工作。”○[楊朔]《雪花飄在滿洲》:“他們正像初春的野草,到處潛伏着茁壯的新芽,時機一到,就會負擔起收復敌占区的偉大工作。”◆II使臣所奉的吩咐。○《北齊書?魏收傳》:“先是南北初和,[李諧]、[盧元明]首通工作,二人才器,並為鄰國所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下官奉工作,言談大有緣。”◆2.遵照出使的人。《漢書?敘傳下》:“姼姼郡主,乃女[烏孫],工作乃通,[條支]之瀕。”○[宋][文瑩]《玉壺清話》卷八:“[成都]新復,軍旅未和,聞工作遽至,貿易戎伍,慮有猜懼。”○《水滸傳》第第八个五年回:“[宋江]正在[薊州]作養軍士,聽的[遼國]有工作至,未審來意福祸。”

時命(时命),◆1.不時之命。○《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共其職貢,從其時命。”○[楊伯峻]注:“蓋謂不時之命亦從之。”◆2.宫廷的吩咐。○《文選?陸機<猛虎行>》:“整駕肅時命,杖策將遠尋。”○[李善]注:“時君之命也。”○《晉書?儒林傳?杜夷》:“皇皇太子三至[夷]第,執經問義。○[夷]雖逼時命,亦未嘗朝謁。”◆3.猶時機。○《莊子?繕性》:“當時命而大行乎世界,則反一無跡。”◆4.指命運。○[漢][嚴忌]《哀時命》:“哀時命之不迭昔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時。”○[唐][錢起]《送鄔三落榜還鄉》詩:“[郢]客作品絕世稀,常嗟時命與心違。”○[郁達夫]《客感寄某》詩:“敢隨[李白]憎時命,欲向[田橫]放厥聲。”

十命,◆指比“九錫”更多一種賜予的特出榮譽。○[三國][蜀][諸葛亮]《答李嚴書》:“若滅[魏]斬[叡],帝還旧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按,传统並無十命之制,此乃假設之詞。參見“九錫”。

人命力,◆維持人命活動的本领;存在發展的本领。○[茅盾]《深夜》一:“[吳老太爺]的殘餘人命力犹如又復旺熾了。”○[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群众內部冲突的問題》八:“在溫室裏培養出來的東西,不會有強大的人命力。”○[鄒韜奮]《患難餘生記》第一章:“真有人命力的刊物,和當前時代的進步運動是不许脫節的。”○[郭小川]《出鋼的時候》詩:“呵,那裏僅僅是鋼水出爐嗎?不,那也是無窮的人命力在迸發。”○[秦牧]《辯證規律在藝術創造上的運用》:“口語是最活潑、最局面和最有人命力的。”

人命,◆1.底栖生物存在;底栖生物所具备的活動本领。○《戰國策?秦策三》:“萬物因地制宜,人命壽長,終其年而不夭傷。”○《北史?源賀傳》:“臣聞人之所寶,莫寶於人命。”○[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葆養元神,自全人命。”○[巴金]《秋》四:“暂时是光彩的,是自在的空氣,是充滿豐富人命的草木。”◆2.比方实物藉以存在的基础條件。○[晉][杜預]《陳農要疏》:“當今秋夏蔬食之時,而人民已有不贍,前至冬春,野無青草,則必仰官穀以為人命。”○[巴金]《一場救济人命的戰鬥》:“不要忘記了,黨是我的第一條人命。”◆3.猶命運。○[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上:“[陵],名家子,有殊才,人命不諧,聲穨身喪。”○[唐][韓愈]《感二鳥賦》:“余人命之湮阨,曾二鳥之不如。”○《二十年目击之怪現狀》第八十回:“人命必定的何苦去尋。”◆4.生存。○[唐][白居易]《武昭除石州刺史制》:“王師伐[蔡],爾行家間,沉重奮身,挑戰當寇,忠憤所感,卒獲人命。”◆5.指有人命之物。特指動物。○《壇經?行由品》:“獵人常令守網,每見人命盡放之。”○[劉表露]《紅色的献岁》詩:“世間的人命,是誰養活的?”[老舍]《駱駝祥子》九:“正和十足的人命同樣,受了損害之後,無可怎样的只想由本人去整理殘局。”◆6.指生存。○[老舍]《二馬》第三段十五:“实足積極,起码也叫國家抖抖精力,叫人命多幾分樂趣。”◆7.底栖生物學上認為人命是卵白質生存的一種情势。它的最基础的特徵是卵白質能通過新陳代謝效率不斷地跟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交換。新陳代謝一遏止,人命就遏止,卵白質也就领会。

神命,◆神的意志。○《史記?魯周公世家》:“初,[成王]少時,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以祝於神曰:‘王少未有識,奸神命者乃[旦]也。’”○《禮記?曲禮上》:“凡卜筮日”[唐][孔穎達]疏:“卜筮實問於神龜,筮能傳神命以告人。”

身命,◆1.指人命。○《漢書?鄭崇傳》:“臣願以身命當國咎。”○[唐][玄奘]《大唐西域記?馱那羯磔迦國》:“聞者怖駭,莫敢履戶,謂是毒蛇之窟,恐喪身命。”○《老殘游記》第七回:“僧人家又不及帶武器,以是這拳法專為保護身命的。”◆2.指命運。○[唐][韓愈]《贈族侄》詩:“歲時易遷次,身命多厄窮。”◆3.身分。○[元][宮天挺]《七里灘》第三摺:“我則似那草店上见面時那個身命,便和您敘情义,做咱那伴等。”○[清][楊汝穀]《北行偶述》詩:“向北物價增,去鄉身命賤。”◆4.下身,指女性性器官。○[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二摺:“與孩兒做一箇單絹褲遮了身命,做一箇布上衣蓋了皮膚。”

上命,◆1.上級的吩咐,特指君命。○《左傳?成公十六年》:“莫不盡力以從上命,致死以補其闕,此戰之所由克也。”○[三國][魏][邯鄲淳]《答贈詩》:“我受上命,來隨[臨菑]。”○《魏書?盧昶傳》:“時[洛陽縣]獲白鼠。○[昶]奏曰:‘謹案《瑞典》,外鎮刺史、二千石、令長不祗上命,刻暴人民,群众怨嗟,則白鼠至。’”◆2.謂長壽。○[漢][班固]《白虎通?壽命》:“習壽命者,上命也。”◆3.珍惜軍令。上,通“尚”。○《周禮?秋官?大司寇》:“二曰軍刑,上命糾守。”○[鄭玄]注:“命,將命也。”

三命,◆I[周]代分官爵為九等,稱九命。三命為公侯伯之卿。命,爵命。見《周禮?春官?典命》、《禮記?王制》。○《左傳?昭公十二年》:“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杜預]注:“十年,[平子]伐[莒],以功加三命。”○《荀子?大概》:“三命,族人雖七十不敢先。”○[王先謙]集解:“三命,卿也。”◆2.稱任州府官的辟命。《後漢書?李陳龐陳等傳論》:“[任棠][姜岐],世著其清,結甕牖而辭三命。”○[李賢]注:“謂[任][姜]辭太守之辟也。”○[南朝][宋][顏延之]《陶徵士誄序》:“初辭州府三命,後為[彭澤]令,道不偶物,棄官從好。”◆3.術數家以授命、遭命、隨命為“三命”。《禮記?祭法》“曰司命”[漢][鄭玄]注:“司命主督察三命。”○[孔穎達]疏:“案《援神契》云:‘命有三科,有授命以保慶,有遭命以謫暴,有隨命以督行。’授命謂年壽也,遭命謂积德而遇凶也,隨命謂隨其善惡而報之。”○[南朝][宋][鮑照]《在江陵嘆年傷老》詩:“五難未易移,三命戒淵抱。”○[唐][宋]以後,星命術士以人生辰之年、月、日所屬干支阴谋命數,[宋][孔平仲]《孔氏談苑?陳靖附婢子語》:“為吏部員外郎,曉三命,自言官高壽長。”○[宋][洪邁]《夷堅志補?汴岸術士》:“適術士過前,共坐旅舍,詢其技,曰:‘能論三命。’乃書岁月日時示之。”◆4.三種壽命。指上壽、中壽、下壽。《文選?孫楚<征西官屬送于陟陽侯作>詩》:“三命皆有極,咄嗟安可保。”○[李善]注引《養生經》:“[黃帝]曰上壽百二十,中壽世纪,下壽八十。”○[李周翰]注:“言三命皆有終極,嗟我此身,安可長保。”◆II屡次教誡。○[晉][皇甫謐]《女怨詩》:“施衿結帨,三命丁寧。”

性命關天(草菅人命),◆謂牽涉性命,事關宏大。○[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四摺:“性命關天,分什麼首從?”○《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性命關天,怎便將我家人殺害了?”[清]徐大椿《泗溪渔鼓?行醫嘆》:“歎無聊,便學醫。唉,性命關天!”[老舍]《趙子曰》第二三:“你不去?現在然而性命關天!”

性命,◆1.人的人命。○《管子?度地》:“﹝繕修城郭﹞福及子孫,此謂性命萬世無窮之利,人君之葆守也。”○《後漢書?鍾離意傳》:“詔有司,慎性命,緩刑罰。”○[宋][蘇軾]《思子臺賦》:“忸君王之好殺兮,視性命猶昆蟲。”○[老舍]《駱駝祥子》二三:“我還救過性命呢,跳河的,吊颈的,我都救過,有報應沒有?沒有!”◆2.人的壽命。○[漢][王充]《論衡?废除》:“國期有遠近,性命有長短。”○[三國][魏][曹植]《送應氏》詩之二:“天下無終極,性命若朝霜。”◆3.指傷害他人情命的事变或案子。○[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三摺:“你孩兒為性命犯了王條,我可便依國法非私怨。”○《官場現形記》第十四回:“一條性命大事,輕輕被他瞞過。”○[老舍]《茶館》第一幕:“假如真打起來,非出性命不行。”

demo 乐道安命(乐道安命的意思) 文化

氣命(气命),◆猶人命。○[元][馬致遠]《耍孩兒?借馬》套曲:“近來時買得匹蒲梢騎,氣命兒般看承愛惜。”○[元][趙明道]《夜行船?寄香羅帕》套曲:“氣命兒般景仰看承,宝贝兒般愛憐整理。”

年命,◆1.壽命。○《漢書?刑律志》:“《書》曰:‘建功立事,不妨永年。’言為政而宜於民者,功成事立,則受天祿而永年命。”○[漢][陳琳]《游覽》詩之二:“騁哉大明逝,年命將西傾。”○[晉][司馬彪]《贈山濤》詩:“感彼[孔聖]歎,哀此年命促。”○[清][蔣士銓]《臨川夢?改夢》:“弟乃多病之人,土風不宜,必損年命。”◆2.年庚,八字。○[晉][干寶]《搜神記》卷一:“本為君作妻,情無曠遠,以年命未合,且小乖,大歲東方卯,當還求君。”○[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三:“太上天子[端邸]時多徵兆,心獨自負。一日呼直省官者。謂之曰:‘汝於[大相國寺]遲其開寺時,持我命八字往,即詣卦肆,遍問以福祸來……’﹝直省官﹞末見一人,窮悴藍縷,坐諸肆後,試訪,曰:‘[浙]人[陳彥]也。’直省官笑之黽勉。又出年命以示[彥]。”◆3.年壽命運。○[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一》:“遂同訪之,問[元素]年命,謂之曰:‘公亦富貴人也。’”◆补证条件■年寿运气。○《宁靖经·有德人禄命诀》:“积德可盡年命,行惡失長就短。”○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周郎中裴珪妾趙氏,有女色,曾就張璟藏卜年命。”

內命夫(内命夫),◆古稱在王宮中的卿、医生、士為“內命夫”。

內命(内命),◆1.[北周]宪制仿《周禮》,官員品秩有一命至九命之差,且分為“內命”與“外命”。“內命”,指在宫廷中任職之官。○《隋書?百官志中》:“內命,三公九命,三孤八命。”原注:“謂王朝之臣。”◆2.由天子径直發布的吩咐。○[唐][元稹]《制誥序》:“又来岁召入禁林,專掌內命。”○《新唐書?百官志序》:“[開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為學士,別置學士院,專掌內命。”

掷中,◆射中或投中預定的目標。○《漢書?李陵傳》:“力扼虎,射掷中。”○[顏師古]注:“掷中者,所点名處即中之也。”○[南朝][梁][蕭統]《弓矢贊》:“楊葉掷中,猿墮長空。”○[金][王若虛]《真定縣令國公善政碑》:“而[羿]之注矢,安排俯仰皆不妨掷中。”○[清][魏源]《聖武記》卷十一:“火鎗較營鎗重而堅,能掷中及遠,無虛發。”○《體育報》1984.3.28:“[李景淑]雙手補投掷中,扳成平手。”

命意,◆含义;蓄意。常用指课文、繪畫等的確立中心。○[宋][鄧椿]《畫繼?山川林石?陳用之》:“[宋復古]八景,皆是暮年,其間《煙寺晚鐘》、《瀟湘夜雨》,頗費刻画……蓋[復古]先畫而後命意,不過略具掩靄慘淡之狀耳。”○[明][方孝孺]《張廷壁書》:“左右於此固已知之矣,而出言命意不免有艱苦澀滯之態。”○[清][葉廷琯]《吹網錄?承安宮鼎銘》:“二君之作,又命意各殊。”○[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絳洞花主>小序》:“《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领会,起码,是领会這花样的書。誰是作家和讀者尚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见地而有種種。”

命相,◆1.吩咐三公。○《禮記?节令》:“喜迎春於東郊,還反,賞公卿諸侯医生於朝,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鄭玄]注:“相謂三公,相王之事也。”○[孔穎達]疏:“喜迎春反國,命三颁布教施惠。”◆2.指委派首相。○《明史?李綱傳》:“[李綱]為[金]人所惡,雖已命相,宜及其未至罷之。”◆3.命運與面貌。○[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諦視再四,又問八字干支,深思长久,曰:‘君命相皆一品。’”◆4.指“八字”,命數。○[趙樹理]《小二黑結婚》十:“[二諸葛]說:‘不不法就好,結婚可不行,命相不對。’”◆5.相命,算命。○《九命奇冤》第三四回:“因布置店夥們,提防看街上各處,有[蘇沛之]命相的招紙沒有?倘是有時,看他住在哪裏。”

命通,◆命運顺利。○《新唐書?崔鉉傳》:“[鄭]、[楊]、[段]、[薛],炙手可熱;欲得命通,[魯]、[紹]、[瑰]、[蒙]。”

命數(命数),◆1.爵位或官職的品級。○《呂氏年龄?季秋》“合諸侯”[漢][高誘]注:“諸侯之轨制,車服之級,各如其命數。”○《左傳?隱纪元年》“国都過百雉,國之害也”[唐][孔穎達]疏:“其國家、宮室、車旗、衣物、儀禮皆以命數為節。”○[唐][劉禹錫]《代謝賜門戟表》:“禮著等威,朝有命數。”○[宋][曾鞏]《王珪母薛氏追封漢國太夫人制》:“蓋列於廊廟,名秩既殊,故追榮其親,命數亦異。”◆2.猶命運。○[唐][李頻]《送于生入蜀》詩:“山河非久適,命數未終奇。”○[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精誠之至,哀感之靈,雖有命數,亦不许不為之补救。”○[聞一多]《文學的歷史動向》:“归正本人的花無法再開,那命數你得承認。”

命書(命书),◆1.詔書,詔令。○《儀禮?覲禮》:“諸公奉篋服加命書于其上。”○《左傳?定公四年》:“其子[蔡仲]转业帥德,[周公]舉之,以為己卿士,見諸王,而命之以[蔡]。其命書云:‘王曰:“[胡]!無若爾考之違王命也。”’”[唐][劉禹錫]《蘇州加章服謝首相狀》:“猥蒙朝獎,特降命書。”○[宋][曾鞏]《中医生尚書左丞蒲宗孟母陳氏追封潁川郡太夫人》:“陪京望郡,俾定新封,服我命書。尚其不泯!”◆2.算命的書。○[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三:“論者今取世俗所謂命書觀之,常常皆近時語,推尊[珞琭子],尤非古文。”

命事,◆安置職事。○《國語?魯語上》:“今命臣更次於外,為有司之以班命事也,無乃違乎!”[韋昭]注:“言有司以位次命職事於臣。”

命世才,◆驰名於當世的傑出人才;能治國的人才。舊題[漢][李陵]《答蘇武書》:“[賈誼][亞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而受小丑之讒,並受禍敗之辱。”○[唐][黃滔]《賀清源僕射新命》詩:“雖言[嵩嶽]秀崔嵬,少降連枝命世才。”○[前蜀][韋莊]《對雨獨酌》詩:“能詩豈是經時策,愛酒元横死世才。”○[明][王世貞]《自夾山趣顏神感古》詩:“回顾兵車地,虛人命世才。”

命世,◆驰名於當世。多用以稱譽有治國之才者。○《漢書?楚元王傳贊》:“聖人不出,其間必有命世者焉。”○[唐][高適]《酬秘書弟兼寄幕下諸公》詩:“信知命世奇,適會特殊功。”○[宋][王安石]《答子固南豐道中所寄》詩:“吾子命世豪,術學窮無間。”○[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九:“蓋真儒志業,命世經綸,薪盡火傳,淵源有自云。”○[孫中山]《建國方略?行易知難》:“[皓東]沉勇,[堅如]果毅,皆命世之英才,惜皆以事敗而犧牲。”◆补义条件■犹应世。适合世运。○汉《外黄令高彪碑》:“其辭曰:光光高君,命世作蕃。”○汉《太尉杨震碑》:“穆穆楊公,命世而生。”○《唐代墓志铭汇编·唐故玄昭监张君墓志铭铭并序》:“惟公傑起,命世挺生,忠乃資性,孝本天成。”

命士,◆1.传统稱受有爵命的士。○《禮記?內則》:“由命士之上,爷儿俩皆異宮。”○[唐][劉禹錫]《觀市》:“由命士已上不入於市,[周]禮有焉。”○[清][王筠]《菉友肊說》:“禮之設也,皆由命士之上,而不下庶。”◆2.[漢][王莽]時代指俸祿五百石之士。○《漢書?王莽傳中》:“改名秩百石曰庶士,第三百货石曰下士,四百石曰中士,五百石曰命士,第六百货石曰元士。”

命使,◆委派使臣。○《晏子年龄?雜下六》:“[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新唐書?禮樂志八》:“冊后……其日,臨軒命使,如納采。”

命日,◆謂控制日子。○《左傳?宣公十一年》:“令尹[蒍艾獵]城[沂],使封人慮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杜預]注:“命作日數。”

命命鳥(命命鸟),◆即共命鳥。佛經所稱的火山神鳥,一身兩頭。一說是鷓鴣之類。○[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尼波羅國》:“﹝[尼波羅國]﹞出赤銅、犛牛、命命鳥。”○[唐][玄應]《十足經音義》卷一:“梵言耆婆耆婆鳥,此话命命鳥是也。”○[許地山]《綴網勞蛛?命命鳥》:“[敏明]聽見‘命命鳥’三字,心裏犹如有點覺悟。”

定名,◆給予名稱;命名。○[宋][精细]《齊東野語?尊影堂梅品》:“花耻辱凡十二條:俗徒攀折……種富家園內;與麤婢定名。”○[元][劉壎]《隱居通議?妖孽之名》:“当代俗常談,惟曰妖孽,曰魔鬼,然未知其以是定名之義。”○[明][郎瑛]《七修類稿?奇謔二?王沂公生》:“未幾,果生一男,遂定名[曾],後果狀元及第。”○[郭小川]《大海浩歌》:“五年前的春天,一個定名會議在連部召開。”

demo 乐道安命(乐道安命的意思) 文化

命門(命门),◆1.中醫名詞。普遍指右腎。○《難經?三十六難》:“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繫也,故夫君以藏精,女子以繫胞。”○《雲笈七籤》卷五六:“右腎謂之命門。”◆2.中醫名詞。經絡穴位名,在第十四至十五脊椎之間骨縫中,屬督脈經。主治腰痛、遺精、便泄、崩漏等症。○《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奇經八脈總歌》:“腰俞陽關入命門,懸樞脊中中樞長。”○《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奇經八脈總歌》:“十六陽關十四命,三一懸樞脊中心。”原注:“十四椎下,命門穴也。”◆3.中醫名詞。睛明穴的別稱。亦用以代指眼睛。○《靈樞經?根結》:“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4.相術家名詞。謂面部安排當耳處。○《天雨花》第八回:“黑繞太陽天庭暗,青遮辱骂命門昏。”◆补证条件■相术家动词,谓面部安排当耳处。○《旧唐书·方伎传·袁天纲》:“近古已來,君臣道合,罕犹如公者。公面色赤,命門色暗,耳後骨不起,耳無根,祇恐非壽者。”

命路,◆人生的路途。○[唐][符載]《愁賦》:“命路猶隘,天衢未開。”

命客,◆宴請宾客。○《初學記》卷十四引[晉][成公綏]《延賓賦》:“延賓命客,集我友生,高談清宴,講道研精。”○[宋][陶穀]《清异錄?正人》:“予過其居,知昨夜命客。”

命酒,◆命人置酒;飲酒。○[唐][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彈數曲。”○《舊唐書?懿宗紀》:“[崔雍]任居牧守,賊犯州城,禦捍曾不發言,從容乃與命酒。”○[清][李清]《三垣筆記?崇禎》:“日就晡,上魚服出宮門,兩出兩返,乃命酒。”○[清][侯方域]《寧南侯傳》:“[世威]排闥呼曰:‘左將軍,富貴至矣!速命酒飲我。’”

命金,◆送給算命人的酬报。○《白雪遺音?玉蜻蜓?問卜》:“你將這銀子秤四兩,送與教师作為命金。”○《中國諺語資料?普遍諺語》:“算命不說好,命金那裏討?”

命節(命节),◆天子所赋予的符節。○[唐][韓愈]《論淮西事件狀》:“至如[淄]、[青]、[恒州]、[范陽]等道,太爷各功勋業,相承命節,年歲已久。”

命家,◆1.[秦][漢]時爵制分二十級,自一級公士之上有爵位的人皆稱命家。○《漢書?食貨志上》:“令命家田[三輔]公田。”○[顏師古]注引[韋昭]曰:“命謂爵命者。命家,謂受爵命一爵為公士之上。令得田公田,優之也。”◆2.猶名家。謂标新立异,驰名於世。○[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释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逮及[魏]末[齊]初,[渤海][明彥]稱為《成實》元緒,[彭城][慧嵩]號為《毗曇》[孟子],而[合水法上]、[凈影]、[慧遠],均以《涅槃》命家。”○[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释教史》第二分第十八章:“[小山][法瑤]著《大品疏》,然亦以《涅槃》命家。”

命過(命过),◆猶命終。○《宁靖廣記》卷三二二引[晉][陶潛]《續搜神記?王恒之》:“法師來曰:‘貧道以半月日命過,罪福皆不虛。’應若影響。”命過,《搜神後記》卷六作“命故”。◆补证条件■犹命终。○《经律异相》卷十引《前生三转经》:“時王即以蘇香涂身,便入空山,臥巖石上。是諸百鳥,皆來生噉。命過之後,生婆羅門家,规则妍好。”○又卷四七引《比方经》:“呪願此牛,自今已後,莫復更受此牲口身,若有餘錢,一以救济。牛後命過,得新人中。”○《南史·齐宜都王铿传》:“後弘景隱山,忽夢鏗來,慘然言别,云:‘某日命過,身無罪,後三年當生某家。’”

命關(命关),◆中醫名詞。中醫分食指為三節,從連掌部一節起顺序為風關、氣關、命關。凡小兒指上脈紋透達第三節,表白病况嚴重,大概危及人命,故名。○《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四診總括》:“風關病輕氣關重,命關若見病多難。”原注:“指之三節,初節曰風關,次節曰氣關,三節曰命關。”

命官,◆1.委派仕宦。○[晉][陸機]《演連珠》之二七:“聖人隨世以擢佐,明主要原因時而命官。”○[南朝][齊][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生员文》之二:“惟王建國,惟典命官。”◆2.謂被委派為仕宦。○[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七:“[無已]([陳師道])[元祐]中方自平民命官。”◆3.指宫廷的仕宦。因古有一至九命之別,故稱。○《說郛》卷三引[宋][灌圃耐得翁]《古杭夢游錄》:“上有教坊使,副鈐轄,都掌儀範者,皆是命官。”○[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財計一》:“命官之家,留見錢二萬貫,民庶半之。”○《官場現形記》第四四回:“我瞧他不起,便是褻瀆宫廷的命官。”◆4.使令下屬的仕宦。○[漢][蔡邕]《陳寔碑记》:“太守[南陽][曹府君]命官作誄。”

命宮(命宫),◆1.星命術士以自己生時加太陽宮,順數遇卯為命宮。比方太陽在子宮,生於酉時,即以酉時加於子宮,順數到午遇卯,即為其人之命宮。○《舊五代史?周書?趙延義傳》:“其年夏初,火犯靈臺,[延義]自言星官所忌,又言身命宮災併,未幾其子卒,尋又妻卒。”○[元][錢霖]《哨遍》套曲:“有一日巨细運併在命宮,死刑犯限纏在卯酉。”○[清][孫枝蔚]《三磨蝎圖》詩:“命宮投合頗紛紛,五行或受傷剋累。”○[王國維]《人間詞話刪稿》二五:“[阮亭]([王士禛])《花卉蒙拾》謂:‘[坡公]命宮磨蝎,战前為[王珪]、[舒亶]輩所苦,身後又硬受此差排。’”◆2.相術家以兩眉間為命宮。

命工,◆指使匠人。謂動工。○[清][葉廷琯]《吹網錄?三河縣遼碑》:“遂卜日命工,度木構材。”◆补证条件■指使匠人。谓开工。○元陆文圭《天与芳香台记》:“乃呼卒輦上,命工庀材,甃以文石,結構其上。”

命夫,◆古稱受有皇帝爵命的夫君。○《周禮?天官?閽人》:“凡外內命夫命婦收支,則為之闢。”○[賈公彥]疏:“內命夫,卿医生士之在宮中者,謂若宮正所掌者也。對在朝卿医生士為外命夫。”○《禮記?喪大記》:“医生之喪,主人坐於東方,主婦坐於西方。其有命夫、命婦則坐,無則皆立。”○《左傳?昭公四年》:“自封夫、命婦,至於老疾,無不受冰。”○[章炳麟]《訄書?刑官》:“是故司市之令……命夫過市罰一蓋,命婦過市罰一帷。”

命風(命风),◆招風,引風。○《初學記》卷台湾二二八起义引[晉][王濟]《槐樹賦》:“鼓柯命風,振葉致涼。”

命分,◆1.猶命運。○[唐][白居易]《白雲期》詩:“年長識命分,心慵少營為。”○[宋][俞文豹]《吹劍錄外集》:“经纪以次,逐逐利欲,使其不知命分之所止,則猖傲慢行,將無所不至矣。”○[明][張寧]《方洲雜言》:“如功名可期,神賜顯夢;如命分淺薄,神幸明示!”◆2.猶天賦,稟賦。○《朱子語類》卷四:“問:‘性分、命分何故別?’曰:‘性分是以理言之,命分是兼氣言之。命分有多寡厚薄之各别。’”

命道,◆犹运气。○元曾瑞《端凑巧·自序》套曲:“時與命道不对,我和他氣反面,皆前定並無差錯。”

命車(命车),◆皇帝所賜的車。○《禮記?王制》:“有圭璧金璋,不粥於市;命服命車,不粥於市。”○[鄭玄]注:“尊物非民所宜有。”○《孟子家語?刑政》:“﹝[孟子]曰﹞命服命車,不粥於市;珪璋璧琮,不粥於市。”

命草,◆草拟。○[明]徐渭《畫鶴賦》:“或磅礡而解衣,亦凝澄而命草。”

命筆(命笔),◆使筆;用筆。謂執筆作詩文或書畫。○[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養氣》:“意得則舒懷以命筆,理伏則投筆以卷懷。”○《明史?李東陽傳》:“乃怅然命筆,移時而罷。”○[清][捧花生]《畫舫餘譚》:“諸姬皆斤斤假如,寧獨非余命筆之初意,抑將陷余為薄倖人矣。”○[冰心]《晚晴集?悼郭老》:“[郭老]在國際伙伴的敦懇圍觀之下,怅然命筆。”

明命,◆1.聖明的吩咐。○《禮記?大學》:“《太甲》:‘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明史?懷獻皇太子見濟傳》:“主公膺天明命,中興邦家,統緒之傳宜歸聖子。”○[明][宋濂]《代祀高麗國山水記》:“天子受天明命,丕承正統。”◆2.特指帝王的吩咐,詔旨。○[唐][韓愈]《沂國公先廟碑銘》:“臣適執筆隸太史,奉明命,其不妨辭!”[宋][曾鞏]《知制誥授中司制》:“典掌明命,總持憲綱,非博學有文,強毅忠篤,曷不妨兼斯任哉!”◆3.猶尊名。敬仰地定名。○《禮記?祭義》:“因物之精,制為之極,明命鬼神,以為黔首則,百眾以畏,萬民以服。”○[鄭玄]注:“明命,猶尊名也,尊極於鬼神,不行復加也。”○[孔穎達]疏:“明猶尊也;命猶名也。”◆4.謂成其教命。○《詩?精致?烝民》:“皇帝是若,明命使賦。”○[馬瑞辰]通釋:“《爾雅?釋詁》:‘明,成也。’明命猶言成命,謂成其教命使布之也。”

名命,◆猶詔命、吩咐。○《國語?晉語九》:“方臣之少也,進秉筆,贊為名命,稱於前生,立義於諸侯,而主弗志。”○[宋][曾鞏]《知制誥制》之二:“贊為名命之臣,法當得從,非獨在於討論翰墨,發揮詔號罢了,必將講明治具,思獻其可,以弼予違。”

面命,◆1.當面告語。○《詩?精致?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鄭玄]箋:“我非但對面語之,親提撕其耳。”○[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七:“[定國]大驚曰:‘都未嘗面命,何由便爾?此必有異。’”◆2.當面委派。○[唐][元稹]《有唐贈皇太子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崔义冢志銘》:“[憲宗天子]深嘉之,面命金紫,加檢校職方郎中。”○《新唐書?沈傳師傳》:“翰林缺承旨,次當[傳師],[穆宗]欲面命。”

靈命(灵命),◆1.上天或神靈的意旨。○[南朝][宋][鮑照]《從過舊宮》詩:“靈命薀川瀆,帝寶伏篇圖。”○[唐][王勃]《益州役夫廟碑》:“杳杳靈命,茫茫天秩,吾道難行,文雅易失。”○[宋]徐鉉《稽神錄?陸洎》:“有一紫衣秉笏,取書宣云:‘[洎]三世為人,皆行慈孝,功成業就,宜授此官’……﹝[洎]﹞奄然遂寤,靈命已定,不行改矣。”◆2.猶定数。借指大宝。○《晉書?儒林傳?范弘之》:“會上天降怒,姦惡自亡,社稷危而復安,靈命墜而復構。”○《舊唐書?孝友傳?宋興貴》:“朕恭膺靈命,撫臨四海。”◆3.生靈,人命。○《雲笈七籤》卷三五:“此乃清泠調和有道之氣,故能天生靈命焉。”

力命,◆谓终身精神。○《后汉书·袁绍传》:“引沮授爲别駕,因謂授曰:‘今賊臣作亂,宫廷遷移。吾歷世受寵,志全力命,興復漢室。’”○《三国志·吴志·宗室传》:“吾值明主,但當輸功效命,以報所天,誠不许隨俗屈曲矣。”○《晋书·苻坚载记下》:“若以臣有鷹犬微勤,未忍捐棄者,乞待罪一州,效盡力命。”

禮命(礼命),◆1.指國家的禮籍和君王的策命。○《周禮?天官?小宰》:“五曰聽祿位以禮命。”○[王安石]新義:“聽祿位以禮命者,禮有數,命有等,祿位視此制之故也。”○[孫詒讓]正義:“禮命,謂國之禮籍,王之策命。”◆2.指禮聘與委派。○《資治通鑒?漢安帝永初四年》:“﹝[楊震]﹞熏陶二十餘年,不答州郡禮命。”○[胡三省]注:“禮,謂聘请之禮;命,謂辟置之命。”○《後漢書?皇甫規傳》:“後[梁冀]被誅,旬月之間,禮命五至,皆不就。”○[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濫波國等三國》:“褒贊既隆,禮命亦重。”

老命,◆老者的人命。泛指人命。○[宋][楊萬里]《峽山寺竹枝詞》:“底事詩人輕老命,犯灘衝石去[韶州]。”○《兒女豪杰傳》第十六回:“我豁着這條老命走一遍,到那裏怎的三拳兩腳,也把那廝結果了。”○[束為]《善人田木瓜》:“﹝他﹞果然嚇抱病在炕上,幾乎送了這條老命。”

軍命(军命),◆1.軍隊的命脈。○《吳子?料敵》:“搴旗取將,必有能者。若此之等,選而別之,愛而貴之,是謂軍命。”◆2.軍隊的工作;軍隊的吩咐。如:軍命在身,未便久留。◆补证条件■部队的工作;部队的吩咐。○林毅《小将领逸事》:“我李某真想在龙潭这块宝地多屯扎些日子,然而军命难违呀!”

君命,◆君王的吩咐;君王的工作。○《左傳?莊公三十二年》:“[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于[鍼巫氏],使[鍼季]酖之。”○《孫子?九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宋][梅堯臣]《送李密學赴亳州》詩:“[譙郡]君命重,[苦縣]祖風殊。”○[清][昭槤]《嘯亭續錄?福文襄王夫人》:“此相公禍福關頭,使[光平]不親至,何故歸報君命?”

九命,◆1.[周]代的官爵分為九個等級,稱九命。上公九命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医生、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医生,子男之卿再命(即二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医生一命。子男之士不命。他們的宮室、車旗、衣物、禮儀等,各按等級作具體規定。見《周禮?春官?典命》、《禮記?王制》。九等官爵中的最高级中学一年级級亦稱九命。○《大戴禮記?朝事》:“諸侯之得失治亂定,然後明九命之賞以勸之。”○[孔廣森]補注:“九命之賞者,加九錫命作方伯。”○《漢書?王莽傳上》:“德盛者位高,功大者賞厚,故宗臣有九命上公之尊,則有九錫登等之寵。”○[顏師古]注引[張晏]曰:“宗臣有勳勞為上公,國所宗者也。○《周禮》‘上公九命’。九命九賜也。”○[清][唐孫華]《秣陵太守行》:“太守去学名益高,三褫榮逾錫九命。”◆2.[北周]官秩的等級。○[宇文泰]為[魏]太師時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每命又分為二級。見《周書?文帝紀下》、《周書?盧辯傳》。○[北周][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鄭氏墓志铭銘》:“河汉開國,分畿置政,地有十城,人居九命。”

九宮三命(宫调三命),◆泛指人的運命。○[前蜀][杜光庭]《眾修南斗醮詞》:“又恐宿曜行年,九宮三命,或逢災厄,或遇刑衝,神道難知,凡情罔測。”按,《易乾鑿度》曰:“太一取其數以行九宮。”○《孝經援神契》曰:“命有三科。”“九宮三命”之說本此。

機命(机命),◆指宫廷樞機大事。○[宋][蘇舜欽]《京兆求罷表》:“臣聞佐機命者,以訏謨為先;制兵鈐者,以多算為勝。”

生存,◆1.活命人命。○[元][王曄]《桃花女》第三摺:“這[桃花女]在我面上有生存之恩。”◆2.保住人命;維持人命。○[楊朔]《海市》:“你想[阿曼]特務滿街轉,一抓住你,還用想生存麼?”[茅盾]《秋收》一:“沒有了安康,纵然菩薩庇佑,你也不许掙錢生存。”◆3.人命,人命。○[趙樹理]《小二黑結婚》五:“个中有個[老李]帶來個八九歲的小密斯,因為沒有吃的,願意把密斯送給人家逃個生存。”

過命(过命),◆錯誤的贊譽;不对實際的贊譽。○《管子?小稱》:“是以我有過為,而民毋過命,民之觀也察矣,不行遁逃,以為不善。故我有善,則立譽我,我有過,則立毀我。”○[宋][劉敞]《論溫创造忌》:“回意易慮,割情去私,詢于司存,追寢過命,使萬萬億年,無復譏議。”

國命(国命),◆1.國家的政權。○《論語?季氏》:“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後漢書?黨錮傳序》:“逮[桓][靈]之間,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宋][葉適]《蔡知閣墓志铭銘》:“﹝[韓侂胄]﹞自為太師、郡王,擅國命。”◆2.國家的命脈、命運。○《文選?盧諶<覽古>詩》:“簡才備行装,圖令國命全。”○[李善]注:“[孫卿子]曰: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一》:“[張柬之]等既遷[則天]于[上陽宮]……侍御史[崔渾]奏曰:‘方今國命初復,當正徽號稱[唐]。’”[清][顧炎武]《昔有》詩:“奈此國命何,大勢常與俱。”◆3.國家的规则。○《後漢書?荀彧傳》:“臣聞古之遣將,上設監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以是尊嚴國命。”○《後漢書?荀彧傳》:“宣示國命,威懷醜虜。”◆4.指宫廷命官。○[宋][蘇舜欽]《詣匭疏》:“自以世受君祿,身齒國命,涵濡惠澤,以長此軀。”

歸命(归命),◆歸順;投誠。○[漢][賈誼]《上疏陳政治》:“諸侯之君不敢有異心,輻湊并進而歸命皇帝。”○《三國志?魏志?張魯傳》:“本欲歸命國家,而意未達。”○[宋][蘇軾]《乞常州寓居表》:“與其強顏忍恥,干求於眾人,不若歸命投誠,控诉於君父。”○[明][攀附龍]《江西安福縣知縣臺卿夏公行狀略》:“未嘗損國家之一卒,用國家之金錢,而卒使遠夷懾伏,近夷歸命,一方底寧。”○[清][侯方域]《顏真卿論》:“一時強藩之歸命者不至再為猜阻。”

官命,◆君主的吩咐;官厅的吩咐。○《左傳?襄公二年》:“[子駟]曰:‘官命未改。’”[杜預]注:“不欲違先君意。”○[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官命促爾耕,勗爾植,督爾穫。”

公命,◆1.諸侯的吩咐。○《儀禮?聘禮》:“賓即館,訝將公命。”○《左傳?隱纪元年》:“夏四月份,[費伯]帥師城[郎]。不書,非公命也。”○[杜預]注:“傳曰:君舉必書,然則史之策書,皆君命也。”按,此指[魯隱公]之命。2.官家工作。○[漢][荀悅]《申鑒?時事》:“弗避而報者無罪,避而報之殺……凡以公命去向者,不為弗避。”

高命,◆高贵的吩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正直》:“紹雖官卑,職備常伯。操絲比竹,蓋樂官之事,不不妨先国法服,爲伶人之業。今逼高命,不敢苟辭,當釋冠冕,襲私服,此紹之心也。”

分命,◆I吩咐;委派。○《書?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晉][陸機]《辯亡論下》:“分命銳師五千。”○[唐][皇甫曾]《送和西蕃使》詩:“白簡初分命,黃金已在腰。”◆II猶運命。○[宋][王讜]《唐語林?文學》:“世言笔墨不妨見分命之優劣。”◆补证条件■犹运命。○敦煌本《双恩记》:“善友宿世業所爲,泛滄波裏獨身危。幾多珠玉被風陷,無限經商遭水吹……人間分命知將定,只我安寧却得歸。”

放命,◆逆命,違命。○《漢書?傅喜傳》:“[高武侯][喜]無功而封,內懷不忠,附下罔上,與故大司空[丹]专心背畔,放命圮族,虧損德化。”○《魏書?皮喜傳》:“往年[氐][羌]放命,侵竊邊戍。”參見“方命”。

方命,◆I違命;抗议。○《書?堯典》:“帝曰:‘吁,咈哉!方命圯族。’”[蔡沈]集傳:“方命者,逆命而不行也。”○《漢書?敘傳下》:“[孝景]蒞政,諸侯方命。”○[明][宋濂]《王教师小傳》:“俄,部使臣敕令正[丁]罪,[丁]恚,集[季溪]惡妙龄,據險阻以方命,首害教师於家。”○[章炳麟]《訄書?訂文》:“其頑梗方命,終為俘馘繪諸此。”◆2.常作難於應命的婉辭。《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伏乞俯鑒微情,勿嫌方命。”○《二十年目击之怪現狀》第八回:“這件事,實在不许盡力,只好方命的了。”○[梁啟超]《復金山中華會館書》:“弟之初志,固不行渝,謹謝盛心,幸恕方命。”◆II遍告。○《詩?商頌?玄鳥》:“方命厥后,奄有九有。”○[鄭玄]箋:“方命其君,謂遍如諸侯也。”○[馬瑞辰]通釋:“方、旁古通用……旁之言溥也,遍也。”

發命(发命),◆發布吩咐。○《左傳?襄公二十六年》:“[雍子]發命於軍曰:‘歸老年人幼儿,反孤疾,二人役,歸一人。’”[漢][陳琳]《為袁紹檄豫州》:“續遇[董卓],侵官暴國。於是提劍揮鼓,發命東夏,收羅豪杰,棄瑕取用。”

對命(对命),◆1.對答君命。○《禮記?玉藻》:“史進象笏,書思對命。”○[清][方苞]《跋石齋黃公书信》:“陳言對命,無一不與帝心相違。”◆2.抵命;拚命。○《西游記》第九十回:“他若無知,壞了我二獅,即將[八戒]殺了對命。”○[臧克家]《炭鬼》詩:“活着專為了和炭塊對命,是幾時結下了迷惑的怨恨?”

丢命,◆不要命;捨命。○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一折:“我無本领,也救不的你張良,我想來你没來由閑丢命。”

得命,◆1.謂得以保存人命。○《舊五代史?漢書?杜重威傳》:“逢賊得命,更望福乎!”◆2.謂窮命,苦命。○[元][馬致遠]《漢宮秋》第四摺:“則俺那遠鄉的[漢][明妃]雖然得命,不見你個潑毛團,也耳根清淨。”○[元][皇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摺:“這的是人怨語聲高,我本日得命也無毛。”

道命,◆遭際;命運。○《宋書?顏延之傳》:“是以正人道命愈難,識道愈堅。”

當命(当命),◆猶應命。○《史記?魏世家》:“臣聞之,卑不謀尊,疏不謀戚。臣在闕門除外,不敢當命。”○[晉][王謐]《重答桓太尉》:“下官向往所悟,義在擊節,至於[濠]上之誨,不敢當命也。”

大命,◆1.定数。○《書?太甲上》:“天監厥德,用集大命,撫綏萬方。”○[孔]傳:“天視[湯]德,集王命於其身。”○《文選?陸機<吊魏武帝文>》:“當[建筑和安装]之三八,實大命之所艱。”○[李善]注:“大命,謂定数也。”○《宁靖廣記》卷四六八引《九江記》:“不迭二十稔,當見大命變革。”◆2.稱皇帝之命。○《周禮?夏官?大僕》:“大僕,掌正王之服位,收支王之大命。”○[鄭玄]注:“出大命,王之教也。”○《左傳?成公二年》:“吾子布大命於諸侯。”○《後漢書?王常傳》:“臣蒙大命,得以督促,託身主公。”◆3.謂天然規律。○《韓非子?揚權》:“天有大命,人有大命。”○[陳奇猷]集釋:“大命,謂天然之數。”◆4.天算,壽命。○《左傳?哀公十五年》:“使人逢天之慼,大命隕隊。”○《史記?春申君列傳》:“王若卒大命,皇太子不在,[陽文君]子必立為後。”○[明][何景明]《東門賦》:“大命朝夕,何為遷延。”◆5.謂大事,大事。○[漢][賈誼]《新書?無蓄》:“[禹]有十年之蓄,故免九年之水;[湯]有十年之積,故勝七歲之旱。夫蓄積者,世界之大命也。”○[漢][路溫舒]《上德緩刑書》:“夫獄者,世界之大命也。”

出命,◆獻出人命。○[漢][蔡邕]《被收時表》:“臣愚戇,出命忘體,不顧後患,譏切公卿,內及寵近,區區欲答上問,救怪異,為主公圖康寧之計罢了。”○《後漢書?杜詩傳》:“臣伏睹將帥之情,元勋之望,冀一休足於內郡,然後即戎出命,不敢有恨。”○《後漢書?張綱傳》:“穢惡滿朝,不许奮身出命埽國家之難,雖生吾不願也。”

成命,◆1.既定的定数。○《詩?周頌?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晉][陶潛]《感士不遇賦》:“送上天之成命,師聖人之遺書。”◆2.既定的战略。○《左傳?宣公十二年》:“[鄭]人勸戰,弗敢從;[楚]人求成,弗能好也。師無成命,多備何為?”◆3.已作出的決定,已發布的吩咐。○《魏書?范紹傳》:“以父憂廢業,母又誡之曰:‘汝父卒日,令汝遠就[崔生],希有创造。今已過期,宜遵成命。’[紹]還赴學。”○《資治通鑒?後唐明宗天成四年》:“[福]自刺史無功建節,尚復何求!且成命已行,難以復改。”○[巴金]《死去的太陽》二十:“工人們正式向廠方提出條件,要經理抱歉,要撤換賬房,要收回開除工人的成命,還要减少工錢。”◆4.定名。○《國語?魯語上》:“[黃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財,[顓頊]能修之。”○[韋昭]注:“命,名也。”

朝命,◆宫廷的吩咐;宫廷的委派。○《史記?南越列傳》:“然[南越]其居國竊仍旧號名,其使皇帝稱王,朝命如諸侯。”○《南史?袁粲傳》:“[粲]素靜退,每有朝命,逼切不得已,然後方就。”○《明史?儒林傳三?程大昌》:“會歲豐,酒稅踰額,有挾朝命請增額者,[大昌]力拒之。”○[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獻一?左良玉》:“[左良玉]偃蹇[武昌],不奉朝命,其東下以討[馬][阮]為名,實背叛也。”

長命花(长寿花),◆見“長生花”。

長命(长寿),◆長壽。○《西京雜記》卷三:“仲秋四日,出雕房北戶,竹下圍棋,勝者終年有福,負者終年病症,取絲縷,就北辰星求長命乃免。”○《敦煌曲子詞(失調名)》:“簾前膜拜,人長命,月長生。”○[宋][楊萬里]《道旁槿籬》詩:“花中卻是渠長命,換舊添新底用催。”

草命,◆猶賤命。○《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臣聞將軍讎冤得達,喜賀快哉!臣今极刑有餘,乞存草命。”○《舊唐書?姚令言傳》:“吾輩棄双亲浑家,將死於難,而食不得飽,安能以草命捍白刃耶!”○《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許宣]转身看着僧人便拜:‘告尊師,救门生一條草命!’”

才命,◆本领和命運。舊多用於懷才不遇,命運不濟。○[唐][李白]《別蘇徯》詩:“故旧有遊子,棄擲傍天隅。将来憐才命,果然屈壯圖。”○[清][納蘭性德]《金縷曲?姜西溟言別賦此贈之》詞:“有解憶[長安]兒女,裘敝入門空嗟叹,信古來才命究竟負。”

本命日,◆同人华诞干支沟通的日子。○《續資治通鑒?宋仁宗嘉祐六年》:“﹝一月﹞戊申,降[郢州]防禦使[宗懿]為[信州]團練使,[宗懿]葬其父[濮安懿王],而自以本命日不臨穴故也。”○《元典章?禮部一?朝賀》:“城裏官人常常年做聖節多費錢物,人民生受,更兼本命日又科斂錢物,人民生受。”

本命年,◆舊指同人生年干支相值之年。如或人壬戌年生,過六十年即可再遇。謂之本命年。一說,以生年分十二屬,如生於子年屬鼠,生於丑年屬牛等,過十二年即可再遇,謂之本命年。○[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對酒》詩之四:“此刻[吳]與[洛],相憶亦怅然,[夢得]君知否,俱過本命年。”自注:“余與[蘇州][劉郎中]同壬子歲,本年六十二。”亦省稱“本命”。○[宋][宋敏求]《春明退朝錄》卷下:“[至道]二年仲冬,司天冬官正[楊文鎰]建言:曆日,六十甲子外,更留二十年。○[太宗]以謂支干相承,雖止於六十,本命除外,卻從一歲发端,並不見當生紀年;若存兩周甲子,共成上壽之數,使期頤之人,猶見今年號。”○[元][方回]《過白土市》詩:“丙寅小運流年換,丁亥當生本命過。”◆补证条件■旧指同人生年干支相值之年。如或人壬戌年生,过六十年即可再遇,谓之本命年。一说,以生年分十二属,如出生于子年属鼠,出生于丑年属牛等,过十二年即可再遇,谓之本命年。○张承志《黑高足》一:“咱们套上牛车四处去串门,由于是咱们的本命年,以是牧人们照规则送给咱们形形色色的礼品。”

本命,◆1.指人生年干支。○《三國志?魏志?管輅傳》:“又吾本命在寅,加月食夜生。”○《新唐書?李泌傳》:“[代宗]將葬,帝([德宗])號送[承天門],而轀車行不中道,問其故,有司曰:‘主公本命在午,故避之。’”○《續資治通鑒?宋仁宗皇祐元年》:“昨有言庚戌是朕本命,不宜臨喪,朕以師臣之舊,故不避。”○[許地山]《凶犯》第一幕:“我見地上有點新挖的痕跡,撥開看,原來是七個小紙人,上头寫着年老的生時本命。”◆2.見“本命年-本命年”。

寶命(宝命),◆1.對定数的美稱。○《書?金縢》:“無墜天之降寶命,我先王亦永有依歸。”○[蔡沈]集傳:“寶命,即帝庭之命也。謂之寶者,重其事也。”○[南朝][梁][沈約]《賀齊明帝登祚啟》:“運[堯]心以臨億兆,敷[舜]烈以膺寶命。”○[唐][韓愈]《順宗實錄一》:“主公以聖德至孝,繼受寶命,宜奉先帝約束,以時聽斷,不不妨久從之。”◆2.指天子的詔令。○[唐][孔穎達]《<年龄正義>序》:“四時序則玉燭調於上,三才協則寶命昌於下。”

八命,◆1.[周]代官爵分為九等級,稱九命。个中八命為王之三公及州牧。○《周禮?春官?典命》:“王之三公八命。”○《周禮?春官?大量伯》:“八命作牧。”○[鄭玄]注:“謂侯伯有好事者,加命得專讨伐於諸侯。”◆2.泛指宫廷重臣。○[南朝][梁][沈約]《奏彈王源》:“[源]雖品行庸陋,胄實參華,曾祖父[雅],位登八命。”◆3.昔人通過龜卜所诉求领会的八件事。○《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四曰謀,五曰果,六曰至,七曰雨,八曰瘳。”○[鄭玄]注:“國之大事,待蓍龜而決者有八,定作其辭於將卜,以命龜也。○[鄭司農]云:‘征,為讨伐人也;象,謂災變雲物,如眾赤鳥之屬,有所象似……與,謂予人物也;謀,謂謀議也;果,謂事成與不也;至,謂至不也;雨,謂雨不也;瘳,謂疾瘳不也。’”

安命,◆安於命運。語本《莊子?德充符》:“知不行何如而安之若命,只有德者能之。”○《韓詩外傳》卷一:“傳曰:安命養性者,不待積委而富。”○[南朝][宋][鮑照]《園葵賦》:“蕩然任心,樂道安命。”○[宋][葉適]《送盧日新序》:“讀昔人之書,求志於義,安命於時,其退有以為仁,其進有以為智,使後有逑焉,豈不善哉!”[清][李漁]《憐香伴?驚颶》:“達人長避險,戒臨危,知安命。”

推荐阅读:

【专业】农行信用卡提取现金吗

吉林猪价格今日猪价最新行情「吉林生猪价格最新行情」

【必备】 查酒店开的房记录有效期(开的房记录多久消除一次)-海象百科

标签: 乐道安命

微新频道 备案号:蜀ICP备2021031712号-4 微新频道互联网收集发布